記得以前剛上台大的時候,曾經對系上開設的課程感到失望。那些失望與老師們無關、與上課內容無關、跟學校也無關。其實與其說失望,事實上要說失落好像更貼切一些。失落是來自於我除了中日臺與歐美史領域以外,就大概沒有其他選擇了。如果那時大一的我像現在一樣很愛看韓國綜藝節目,那麼那時那個光景會出現的背景音,一定是大大聲的雷聲或“光!!”的錯愕感。
後來好朋友夢如有陣子修系上新老師開設的課程,每次和她見面都聽見她碎碎唸電影忘了看還是文本念不完,不然就是扯著頭髮說作業又遲交了,可是又一直說課程很有趣,新老師教得很精彩云云……那時我才知道她跟我一樣都是m屬性。不是,是那時我才知道羅老師,因為好奇所以去搜了課程大綱。好像是星期四吧,絕不翹藝術史課程(莫名的嗜好)的我,那時不知道是在修陶瓷史還是什麼的,猶豫了一陣,決定翹課跑去聽了一堂課。好像是講韓戰還是韓國史吧(其實我也忘記了),雖然只有一兩小時,但那時光是講題就對我有莫名吸引力。
今天上課的時候,老師提到了《我們最幸福》這本書,我才驚覺那時我到底看了多少跟韓國有關的書和一堆有的沒的不管很夯還是冷門的韓國電影。我們很難或說很少能夠理解自己真正關心的事物,直到昨天我看了一部關於印華的紀錄片,我又從新想了一遍自己真的想要用腳踏上的路、用雙眼看過的城、用雙手觸摸的墻、很想用自己的背去躺下的地。
在我終於開始鼓起勇氣去看我想看的之後,且接受了路上人們的笑容之後,我才體會到原來我們都習慣於給別人太多的憐憫和同情。什麼是最幸福的事,好像其實是沒有唯一的解釋的。
想起一直以來很喜歡的韓國作家——李秉律寫過的句子:
「所有人都需要一個暫時歇息的處所。在某個時間點,將濕透的心靈曬乾,或是讓世界上令人暈眩的速度暫時停住,因此,歇息是必要的。若有個能坐下來整理一天心情的角落,即使是一會兒也好,那個角落就是天堂。」
就好像那部韓國電影《北逃》裡坐在腳踏車後座抱著喜歡的男孩時,那個瞬間的美善;淋著雨假裝和爸爸踢球的俊伊;下班了回家和妻子聊聊天的勇修。
這些好像,都是他們感到幸福的角落。
現在的我常常在想,對別人而言那個叫做天堂的角落,旁人可以不理解,但不一定要覺得同情。對於用力呼吸的人,他們都值得更寬廣的敬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